放假!吐槽!
Hooray !
家人们,经历了大半个月的期末周,终于来到假期了!我又活过来了😭 上个学期的时间安排实在是不太充裕,我想我得调整下节奏了🤔
ツッコミ
吐槽一下,在准备考试的时候,我和同学们为了分数反复写一些固定的题型,尤其是物理题。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做物理题,而是这样的做法时间利用的效率真的不高。
之前看到过一篇文章说的感觉挺有道理的。我们常常听一些教育专家说,现在的学生要全面培养学科交叉能力,我无比赞同这句话,毕竟学科交叉既能开阔我们的专业视野,了解到很多其他方面的学识,又能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
另一方面,我认为这个学科交叉是需要说明限度和范围的,而不是学科课表的 “自由组合”。以工科类专业举例,很多人会想,工科嘛,那不得来一整套大学物理,一直学到量子力学,加一点 “金课”,再加五花八门的大学物理实验;末了,再添一点理论力学、甚至大学化学,entitled “学科交叉素养的培养”。
这个本意是好的,但:每当我看到有些工科同学(惭愧地说,包括笔者)拿着学长学姐留下的 “报告模板”,花一大把时间在大物实验报告上,然后上交后再忘得一干二净,从此再也不会接触到它;每当我看到工科同学为了应对课时日益增加的大学物理、应对挖空心思出难题怪题只为正态成绩分布的教员们,拼命做题、掌握甚至背诵解题技巧的时候,我的心中总是有种奇怪的滋味。
也许我们没法改变,那么就要去适应游戏规则。尽管别人告诉你,“哎,大学物理实验能培养你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写报告的水平,和你的主课一样重要”,你也一定要拎清楚主次,将 “dirty work” 和正常工作 “区别对待”。
打个不恰当的比方,有人说 “扫一下午大街” 和 “背诵一个下午英语单词” 一样重要,前者锻炼了你的劳动素养,后者增长了你的学术水平,咱不是要全面发展嘛。听起来好像做这两件事各有好处,难以取舍。实际上我们用常识想一想,作为一个学生,肯定很少有人会选择前者来消磨下午的时光。
因为这并不是这两件事本身的价值孰优孰劣的问题,这是二者谁能为现在的我们提供更大的效益的个体问题。
“今当远离,临表涕零,不知所言” 🤭。
吐槽归吐槽,生活还是要继续。最后,终于可以自由地做自己的事情,停更许久的博客也终于可以继续更新了……